弹指一挥间,2017年即将过去,丝毫不在意人们对其的留恋。在过去这一年里,笔者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个会议,受益匪浅,感触颇深。
在12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音乐产业大会上,北京市版权局副局长王野霏谈到,我国音乐产业的进步,从一点就能突出的体现出来。在过去,国外专家来我国进行交流时,重点关注的都是版权保护方面的问题,发言也多以如何促进音乐正版化为主要内容。而如今,他们前来探讨的内容变成了国际间深入合作共赢的新主题,言语间对我国保护音乐版权的力度和音乐产业的进步赞叹不已。
事实也确实如此,随着国家相继出台的多项政策,对于音乐的版权保护力度逐步加大,我国主流的音乐平台完全进入了正版化运营的时代,盗版音乐的不良行为得到有效遏制,社会各界对于正版音乐的接受程度明显提升。2017年5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国家“十三五”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》中,明确将“音乐产业发展”列入到“重大文化产业工程”中,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发布的明确支持“音乐产业发展”的文件。音乐产业在蛰伏了多年之后,终于再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。
与此同时,音乐产业优质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投资方的注意,开始有大量的资本预备或已经开始进入这个行业,让一批立志于在音乐行业内的创业者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。大量的投资可以让音乐平台和公司很快度过初创与布局阶段,让创作者暂时免除生存之忧,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随之而来的风险。众所周知,资本的涌入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柄双刃剑,资本运作中的快节奏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音乐行业,“挣快钱”的心态对于音乐内容本身的伤害不容小觑。
以常理来看,投资方希望能够较快地达到盈利的目的并不为过,但对于内容创作的过多干涉,对于创作周期的强制要求,往往会影响到作品本身的质量。可在现实中,有些优秀音乐作品却受制于社会大众参差不齐的接受程度,在传播和市场表现上往往敌不过一些“网红”式、“病毒”式的粗制作品。这就造成了有一些投资方为了追逐当前市场的风潮,要求创作者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此类内容的创作中,从而诞生了一批批的“快餐”式跟风作品,却打击了创作者追求艺术和质量的积极性,无法对产业的长久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。
做音乐和做音乐产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,这在音乐圈里可以算一个共识。做音乐是艺术创作,每一首优秀的作品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沉淀和反复雕琢的过程,属于“慢工出细活”。相比之下,做音乐产业的节奏则要加快许多,涵盖的内容更宽泛,对资本的需求也更大。音乐创作、音乐产业与资本这三者之间的互助与博弈,远不是文中所述的那样简单。但总的来看,终究是利远远大于弊。